网投比较靠谱的大平台(中国)有限公司

公司产品 > 卓越新闻 > 学生作业
学生新闻采写 • 札记 | 怀着对人的热爱
供稿:      2022-03-08

按语:

        上学期,20级本科新闻和19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和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由陈红梅老师主讲。两门课程以独立采写的新闻报道作品作为平时作业,以学期采写札记和心得作为期末结课作业。

        经任课教师推荐,从20222月起,本专栏陆续刊发两门课程的部分结课作业“采写札记”,讲述新闻采写背后的故事,也希望能给有志于新闻学习的同学们一些借鉴和思考。


怀着对人的热爱

20级新闻学  刘歆

        我是怀着对人的热爱走进这个专业的。

        我怀着这种心情选了文科,又怀着这种心情填下了我的每一个志愿,对人的热爱带着我来到了我该来的地方。新闻系我为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身份、一个在聆听故事时除了好奇之外的追问的理由。但置身其中,我发现对人的热爱不仅是我的动力,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我最大的缺陷。我终究是个会讨巧、爱偷懒的人,两个作业选题都挑了简单的来,所以我尽管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却也没能抓住机会好好地锻炼一番,虽然过程是轻松了许多,但我想它大概会在将来的某一天让我后悔。

        一个学期快过去了,过去种种,皆为序章。无论是新闻还是人生,我都只是跨出了第一步而已。


“设圈”见闻:尊重他人,没那么简单

        和同学合作的报道大概在九月份刚开学没多久就定下来了,是一个关于叫“设圈”的亚文化圈子的现象报道,起因也是身边有个朋友就是圈内人,而她看了许多圈内的怪象,时常跟我吐槽,再加上四月时这个圈子出现了冲上热搜的“出圈”事件,一个新闻选题就这样诞生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讨巧的选择,前期工作几乎没有太大的难度。除了这位朋友之外我们又找到身边另一位圈内人,再加上一位网友,前期采访的人员就基本定下来了。这种亚文化圈子其实是比较好写的,圈子又不会跑,所以资料收集可以比较从容地完成。但同时这也是我们的难点,这样的报道要做好,就一定尽最大的可能去收集资料。

        因为我本人也算是某些亚文化圈子的一员,我想我很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对于外界,他们的要求无外乎“尊重”二字。尊重说起来容易,好像对采访对象礼貌一些就可以算作是达标了。但作为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尊重,还意味着最大程度上的了解、最大程度上的还原。这世上就是有一些人,“被误解”或者说“不被理解”是他们存在的最基本的成本,这里面不知有亚文化群体,还包括了残疾人、性少数群体、一些疾病的患者等等,这个社会留给他们的理解与尊重几乎是踩在及格线上,亚文化群体已经算是这其中受到的磨难很少的那部分人了。可以说,我们在采访和观察过程中不断对自己强调的“尊重”,不只是害怕冒犯到他们以至于新闻创作受阻,也是提醒自己,作为圈外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要从自己开始改变这种缺乏尊重的状况。

        因为我们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我很好的朋友,所以在准备充分的正式采访之前,我和她就已经聊了许多内容了,“设圈”在我脑海有了一个大致的形象。我浏览了各个社交平台上的相关内容,加了好些相关的QQ群,观察就这样开始了。我每隔几天就要到群里去说点话以免被踢群,观察他们的说话方式和交易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群里有大量的未成年或是刚成年不久的人,而且大多数是女性,判断的方法无非是他们的头像、签名以及平时的说话方式等。我又去翻了很多人的QQ空间,通过他们的自拍、发表的文字内容(比如有好几个抱怨“联考”的人),确定了他们的未成年人身份。不仅如此,我们的采访对象也表示“圈内很多未成年人”“很多都是女性”,但问及原因的时候她们的回答也是“感觉”。最后我们为了保证准确和客观,没有使用“圈内多为未成年人”“女性占大多数”之类的语言,而是直接引用了采访对象的话,并给出了“设圈”近两年出圈的最典型案例。

        我们的前半部分内容九月十日开始准备,一直到十月初才写出来。这里面除了我自己效率低下的原因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在进行了各种观察和采访之后感到无从下笔。关于“设圈”的报道是我做过的花费时间最长的报道,这些时间不是花在写作上也不是花在采访上,而是花在我自己身上——我花的最多的时间,是在让我自己变得像他们之中的一份子。“设圈”这样一个存在了几年的圈子已然有它自己的生态圈,圈内人有一套自己的说话方式,“散设”、“代拦”、“打不过就跑”,一张即将出售的图片上会有大量的“内行黑话”,我花了很长时间去学习这些东西。但当我在键盘上敲下我负责的那部分报道最后一个字时,我才发现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的东西,在这篇报道中只有寥寥数笔。但我知道那些工作没有白费,这是我尽可能的了解,是我对他们的尊重。

        但这篇报道对我来说依然是有遗憾的。我在着手研究之前以为我会看到一个乌烟瘴气、状况百出的小众圈子,这是我的偏见,我感到非常抱歉。整个研究过程下来,正如我们的报道所写的那样,我们确实发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这个圈子的许多人为了维护自己和朋友们的一方天地所作出的努力:有人为画手制作打在画作上的“暗标”来防止他们的作品被盗;有人制作了“云黑”平台,把那些扰乱圈子秩序的人都上传到平台上,方便大家注意这些人,不要上当。由于我们报道的重点在法律法规和家庭教育,这些内容就只好放弃。但我们离开后他们依然存在,也许等哪天我们再回看这个圈子时,会有新的发现吧。


精锐风波:站在他们身边,而不是成为他们的一员

        比起“设圈”的报道,精锐的这篇报道对我的挑战要大得多。首先是因为它是一个个人作业,什么都要我一个人来。其次是它有较强的时效性,这要求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同时这个报道涉及的人员、单位太多了,精锐领导是不可能找到的,政府部门又不透露相关信息,我能采访到的只有维权的老师家长,以及一些一问三不知的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这就导致我的采访只能从在维权一方的角度入手,我是10月11日开始做的采访,但精锐出事的苗头被让人发现并闹大应该是从10月7日那条疑似精锐老板张熙发送的朋友圈出现开始的。在我之前腾讯、红星几家媒体已经有了相关报道。我翻阅了他们的报道,发现他们也是这个问题,于是便稍微放心了一些。但我心里仍然是有顾虑的:现在精锐方面没有答复,维权的人肯定都是群情激奋,我如果只拿到这些充满情绪的表达,写出来会有意义吗?

        好在后面的工作进展还算顺利。我一共进行了两天的跟踪采访,第一天主要是在精锐总部采访前来维权的家长、老师以及一些自愿留下来帮助处理状况的精锐员工。精锐总部门口家长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我混入其中,到处听别人讲话,再用别人的讲话内容去跟另一撮人交流,引导他们说出一些我想拿到的信息。等信息收集得差不多了之后我就跟着几个很健谈的大姐排进了队伍,我一直拿收集来的信息跟她们聊天,她们竟然没有发现,直到一位大姐问我“你小孩多大了”我才告诉她们我是学生记者。等终于排到我们的时候,前面两位大姐进去了之后保安就把我们后面几个人拦住了,一个大姐突然挽住我的手说:

        “我们是一起的!快放我们进去!”

        虽然我知道大姐这样做是出于善良,想帮我快点进去,但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我。我在收集资料的时候确实应该尽量看起来跟这些家长们是一起的,才能获得他们的信任以收集更多的资料。但我在那里待了一下午,听这些家长讲自己的育儿焦虑、工作辛苦、生活艰难,结果给孩子报个补习班,说关门就关门了。我采访到的家长里最少的还有五千多的课程,最多的几十近百万。在听到大姐那句话之前,我俨然已经跟他们同仇敌忾了。幸好大姐的话点醒了我,不然我进去见到工作人员的时候可能就没有后来那么冷静了。好在我还是冷静了下来,进去之后及时找到了现场一位工作人员问了些问题,我心平气和地问,人家也就愿意跟我讲了。结果我还没问完,场面就混乱了起来,有人发现了精锐在现场提供的登记表格盖的章是无效的合同专用章,这就坐实了精锐还在搪塞甚至是欺骗这些家长。愤怒的家长们包围了我的采访对象让他给个说法,无论他怎么解释自己也是受害者都没人听。不过也正是这个消息让我可以基本放心,我的报道即使是只能从维权一方入手,也是可以继续深入,得到很多不只是情绪的有用信息。

        有了第一天的采访,第二天就要顺利得多。第二天我跟着三位老师一起去劳动仲裁,成功拿到了很多信息。虽然老师们的维权之路也坎坷异常,让人免不了产生共情,但比起头一天那么多家长群情激奋的场面还是要好太多。这两天我白天采访晚上整理资料,最终在13号赶完了这篇报道。虽然它已经结束了,但我仍感到有些后怕,这是一次不小的教训。


写在最后

        这学期我侥幸遇到了简单的选题,遇到了很棒的搭档,就这样不费大力气地平安度过了。即使如此,我仍学到了很多。学新闻、看新闻的过程其实很多时候会让我产生无力感,会觉得失望。但鉴于对我对人类始终怀着最朴素的热爱,即使感到无力、感到失望,我大概也会继续走下去吧。


刘歆新闻采写作品回顾:

“设圈” 背后的风波与争议



阅读   786
 
09/25
2022
COMM
ECNU
 
按周 Week
网投比较靠谱的大平台
日志
25
Sun.
26
Mon.
27
Tue.
28
Wed.
29
Thu.
30
Fri.
01
S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