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投比较靠谱的大平台(中国)有限公司

公司产品 > 卓越新闻 > 学生作业
学生新闻采写 • 札记 | 山腰上讲故事的人
供稿:      2022-03-22

按语:

        上学期,20级本科新闻和19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和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由陈红梅老师主讲。两门课程以独立采写的新闻报道作品作为平时作业,以学期采写札记和心得作为期末结课作业。

        经任课教师推荐,从2022年2月起,本专栏陆续刊发两门课程的部分结课作业“采写札记”,讲述新闻采写背后的故事,也希望能给有志于新闻学习的同学们一些借鉴和思考。


山腰上讲故事的人

20级新闻学 沈可程

        在正式写这篇札记之前,我想分享一句高中老师曾说过的话。

        “我们——这群山腰上的人,总是渴望山顶的风景,久而久之,便忘了山脚下的人。

        正是这句话让我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了新闻专业。因为我既渴望山顶的风景,也不想忘却山脚下水深火热的生活。我想记者就是一个在山腰上讲故事的人,只有记者的声音才能同时到达山顶和山脚,打破阶层的隔阂,让世界感受到他者的存在。

        在学习新闻采写的113天(自2021年9月6日至12月27日)里,我和同学合作完成了一篇特写报道,并独立完成了另一篇个人报道。在这期间,我一共采访了18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受访者,记录了长达146分钟的采访音频,累计外采路程超过了200公里,打了15个采访电话,共计修改了14个版本,写了将近29000个字。最终,我的两篇报道都在“深度实验站”上成功推送,第一篇报道得到了1100+的阅读量和249个赞,而第二篇得到了600+的阅读量和219个赞。

        对于一篇报道来说,这些阅读量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更何况其中大部分还是由同学和朋友所贡献的。但我依然为这些文字感到非常骄傲!接下来,我来谈一谈这学期所积累的一些采写经验。


前期准备:线索和题材特征

        “坏消息踏着木屐响彻四处,好消息穿着长袜蹑足而行。”——威尔士俗语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如何在“风平浪静”的生活中寻找新闻线索最令我头疼。在确认选题时,记者首先要能分清事件的性质和报道题材的特征。

        通常来说,新闻分为两类:硬新闻和软新闻。硬新闻指那些即时发生,值得人们注意的事。包括全球性的重大事件、政府出台的新项目或者医学上的重大突破等;软新闻通常没有明显的时效,不少是记录社会风尚和人物经历的特写新闻。硬新闻分秒必争,软新闻却可以放上一天、一周乃至一个月也不太损失报道的价值。

        本学期的第一篇稿子,我和搭档的选题就是一个比较偏软性的报道。事件的大背景是双减政策以及相关的中国家庭教育问题,我们抓住了“迪迦奥特曼被家长举报整改”这一硬新闻作为引入,这样就使这篇软新闻的时效性更强,背景更加丰满。

        根据我本学期的经验,我觉得比较有用的寻找新闻线索的渠道有两个。

        首先是网络媒体,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平台,看看大家最近都在关心什么?哪些文章的点击率最高?哪些公共事件引发了热议但还没有盖棺定论等等。网络平台的信息量非常庞大,可以帮助记者迅速了解某一方面的具体情况和相关知识,也可以较为轻松地找到受访者,还可以把握公众舆论的偏向。

        我的第一篇报道的选题其实就是来自网络平台,当时迪迦奥特曼被下架后,我的微信朋友圈基本上是被刷屏的状态,微博上的相关话题浏览量也突破了2亿次,足以称得上是一次重大的公共事件。但是庞大的关注量却并不能够带来最为客观公正的决断。这些网络评论清一色地都站在了家长的对立面, 出现了很多“妖魔化”的言论,以至于我们在后期写作时,立场方面也出现了偏颇。因此记者在网络上寻找新闻线索时,一定要注意保持“第三人”的客观立场,防止被舆论冲昏了头脑,不然写出来的报道就会有失公正。

        其次,从同行报道中寻找线索。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其实可以存在很多不同的角度。例如,官方媒体在报道一些政策新闻时,往往是站在政府的视角去阐述整体规划和发展预测。而一些地方媒体或者自媒体在报道时则会更加侧重于民众的意见与反馈。

        我的第二篇报道的新闻线索其实就来源于澎湃新闻对进博集市的一篇报道。当时,我其实是怀着求证的态度去实地采访,没想到却挖掘出了更为深层的矛盾和困境。这也说明了,当我们在为选题而绞尽脑汁地寻找新鲜题材时,不妨停下匆忙的脚步,反复品味已经发布的报道,或许会有别样的收获。


对话:采访的艺术

        “精彩的问题成就精彩的报道。”——戴安·索耶

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的活动,也是新闻报道的命脉。在新媒体时代,人们仿佛都患上了“镜头恐惧症”,都很害怕隐私遭到泄露。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会了拒绝。对于记者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但就我个人而言,采访需要能够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在采访之前,我们需要寻找采访对象并且建立信任关系。因此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是比较好的办法,尤其是在报道软新闻时,记者可以先从身边的熟人入手。在写第一篇报道时,我的很多采访对象其实都是朋友、亲戚、邻居以及熟人的推荐。相比陌生人而言, 节省了建立信任关系的时间和成本 。但是在采访熟人的过程中,记者会逐渐丧失“第三者”的身份,代入社会关系的角色,比如会以朋友的口吻来为采访对象辩护。我的一个采访对象就曾在采访的过程中被他父亲直接打断,这就会使我在后续的写作中,花过多的笔墨去为采访对象辩驳,显得有些本末倒置。

另一个寻找采访对象的途径就是互联网。在社交媒体上,记者可以轻松找到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并且建立联系, 尤其是在探访一些民众意见时,记者可以通过微博这种公开的信息平台去进行观察和采访。但是通过网络平台认识的受访对象的信任度往往较低,如果需要进行深度的个案采访,则最好约在线下见面。

在找到采访的对象后,在进入正式访谈之前,会与对方聊上一会儿,以此找到与受访者间的一些共同点,搭建良好的信任关系。 当两个人没有明显的共同兴趣或者是共同认识的人时,可以聊一些对时事的看法,日常生活的分享等等。有时候,我们需要融入采访对象所处的生活环境。一些同学在课上分享时曾谈到,为了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她会以志愿者的身份进入现场,建立良好的关系,再向采访对象公布身份。

而在正式的采访过程当中,记者还需要遵循一个合理的提问顺序。作为记者,千万不能因为气氛尴尬而把采访对象晾在一边。如果受访者表述困难或者正在思考时,记者应该不时地点头,或者发出“嗯”这样的语气词,一方面推进采访流程,一方面让受访者意识到自己在被认真聆听。除此之外,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一定要随机应变,不要过度执着于预先准备好的采访大纲,更不能随意打断受访者,这样会弱化他们的表达欲望。


文字:打造精彩的文章

“文字同时具有毁灭和治愈的力量。当文字真实又善良时,他们可以改变我们的世界。”

将一大堆原材料慢慢雕琢成一篇报道或许是新闻工作最艰难的部分之一。这当然也是最难教授的一部分, 所以我也很理解陈老师在修改时那种说不出来的感受。说到底,每一篇报道都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如此,每种独特的方法背后总还有些基本的法则和技巧,对几乎每一篇报道都适用。如果在写每篇报道时都能留心这些基本法则,那么搭建故事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首先是导语部分的写作。导语是新闻的开头部分, 由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或最具有吸引力的新闻事实构成。导语要能抓住读者,激起读者阅读欲望,揭示核心内容,先声夺人。它要求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将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报道的开头,以最大可能地吸引受众。由于我的两篇报道都比较偏向软新闻,所以我在导语部分一般会以一个新闻现象开头,来引发读者的兴趣。

其次是写作的结构问题。 我认为好的新闻结构应该是层层推进的。在写进博集市的初稿时,我将价格和服务分成了两个部分,但这两者其实都是记者体验之后的浅层问题反馈,在结构上属于同一层级。而为了使段与段之间的字数相对平衡,其实很多文字和描述都是不必要的。这就需要记者能够狠下心来去对文章进行删减。于是在二稿时,我将价格和服务两个部分进行了合并,补上了国际贸易的大背景,这就使得文章的层次更加丰富。在结尾部分,我认为需要对新闻所反映的问题进行一个解答或者质疑, 但记者也应该要压制住主观评价的冲动,不然,文章就成为了个人宣泄意见或者情绪的工具。记者可以反映专家建议或民众呼吁,这样文章才不失客观。

还有新闻语言问题,这也是我最为薄弱的地方。其实很多时候记者都无法完全跳脱出社会角色,当一个无情的旁观者,我们其实很容易被采访对象表达的内容所打动, 我不觉得这是一种累赘,相反地,这其实是记者报道的动力来源。但我们不能因为这种情感而影响到文字的表述。在写第一篇报道时,我和我的搭档因为新闻语言的问题修改了不下二十次,改到最后都有些麻木。原因就是代入了过多的情感。新闻写作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形容词或副词等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最好是运用多角度的白描,客观地还原新闻现场。除此之外,采访对象的直接引语也要克制,避免文章显得拖沓,可以将直接引语化为间接引语,并进行整理和归类,会使得文章更加条理清晰。

最后是文章的深度问题。我那篇对进博集市的报道,一开始我是抱着赞扬宣传想法去的,但是现场体验比较糟糕。剧烈的反差使我在第一稿的写作有失公正,基本上通篇都是在批评进博集市。其实,世界上没有非黑即白的事,我们看到的表象背后通常还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记者的职责是让更多地人意识到表象背后的事情, 与其通篇都是犀利的批评,不如去调查一下造成如此恶劣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就会使得文章更加具有人文关怀,格局更大。


未来:关于新闻、关于自己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

最后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收获。其实在修改第一篇文章的时候,我内心非常煎熬,眼看同学们的稿子一篇篇推出,我焦虑得几乎睡不好。当时我想自己在非虚构写作方面可能确实没什么天赋。有天凌晨两点改完报道之后,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这辈子一定不会当记者!

两周之后,“难产”的第一篇报道终于被推送了出来。那天凌晨一点半,我的一位患有抑郁症的采访对象小吴突然给我发了条微信:“谢谢你,好久都没有那么痛快地说过话了。”

那时候,我两眼突然一湿,直接在宿舍的床上哭了起来。可能于我而言,这不过是一个想赶紧摆脱掉的作业,但是对于这些受访者来说,却是一个能够让他们被世界倾听的平台。

我突然想起两年前的一段经历:当时,我和高中同学去一个贫困县做扶贫工作的调查。一个耄耋之年的老爷爷突然把我们两拉进门。“你们是不是记者啊?你们写的报道能不能给外边看到啊?”正当我们疑惑之际,老爷爷说这个贫困县的很多救助拨款都被村委里的人贪污掉了,老百姓什么都没领到,日子过得还是很苦闷。我和同学虽然十分同情却也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了老伯家。

其实这学期的采写经历和上面这段非常相像,很多时候感觉被一种无奈感所包围。面对游戏成瘾的孩子,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和父母无休止的争吵;面对中度抑郁症患者,我连一句宽慰的话都难以说出口;面对举步维艰的进博集市,我只能提供两条微不足道的建议。

但我依然怀有坚定的新闻理想,如果连记者都失去了提笔的勇气,那么这些渴望阳光之处就会更加艰难。我相信我的采访、我的文字是有力量的,它们是一束光,就算微弱,也能带来一丝光亮。我也相信,记者所做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

在未来,我也会坚定地在新闻路上走下去,当好一名山腰上讲故事的人。



阅读   678
 
09/25
2022
COMM
ECNU
 
按周 Week
网投比较靠谱的大平台
日志
25
Sun.
26
Mon.
27
Tue.
28
Wed.
29
Thu.
30
Fri.
01
Sat.